两极化的双向情绪病 郁躁症
去年,香港着名情绪病倡导者李诚教授发佈了一项最新研究,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健康情绪中心进行调查显示,全港约有十八万人可能患上不同程度的郁躁症!研究发表后,据一些精神科医生及家庭医生表示,这一年来接受了治疗而康复未如理想的抑郁症病人,主动向医生查询 有关郁躁症的问题有增加趋势。由于香港人对于抑郁症本已一知半解,对于这种比抑郁症更难以掌握的双向情绪病更是不得要领,为此,我们特意邀请李教授讲解有关郁躁症的病徵及治疗方法。
郁与躁的魔鬼溷合体
「顾名思义,郁躁症的病徵包含了抑郁和轻躁,患者的情绪会往两个方向走,抑郁持续几个月,轻躁则只会出现三几 天。当患者处于抑郁状态时,会与单向抑郁症的病徵相同,至少持续两星期情绪低落,感到失去动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而当轻躁出现时,虽然只得短短三几天,但患者会明显地情绪高涨,感到充满动力,且满脑子计划涌现,对人对事显现得热情有加,有些患者会以为病好了,甚至感到还 fit 过未病时。不过,情绪高涨同时是病人可能会变得特别急躁或容易与人发生争执等。」李诚教授解释,郁躁症的病徵不一定是分别在不同时间交替往两极走,亦可能会有溷合表现,在抑郁期间会同时出现轻躁,而出现轻躁时也可能被抑郁症的徵状所掩盖。
断症难 调药更难
「诊断郁躁症并不容易。单凭典型的单向抑郁症病徵作出评估是不行的,要确诊抑郁症病人是否患上双向情绪病,关键在于病人过去的病历中有否出现过轻躁 情况。」李教授说,尤其是溷合型病人,病情更容易被忽视。断症虽然难,但李教授指出,「两者的抑郁病徵类似,但在某方面郁躁症与单向抑郁症的临床病徵亦可能不尽相同,只要医生主动追寻相关病徵,还是较易察觉双向抑郁症状,对患者作出适当的治疗。」
至于确诊为郁躁症后如何医治?李教授表示,「与治疗其他情绪病不一样,不能单靠认知行为治疗,通常必须採用多过一种药物治疗。而由临床心理学家进行 的认知行为治疗,则能令患者进一步康复及减低复发的机会,所以,双管齐下效果更佳。」不过他坦言,「双向情绪病患者大有可能是其脑部多元的化学传递物质出现失衡,但医学研究至今仍未能确定构成其病理的生理基础,因此在药物治疗研究方面仍未发现一种可称得上是『最好』或『最具治疗功效』的药物。」李教授指目 前使用药物治疗,医生会考虑处方多种药物组合,以控制抑郁及轻躁的病情。
「治疗双向情绪病与单向抑郁症的药物有很大差异,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情绪平稳剂、抗躁剂、抗抑郁剂及抗焦虑剂, 但调药则毫不简单。」李教授续指出,郁躁症複杂的另一个原因是患者很容易会出现共病,例如焦虑症,这可能会增加误诊或者过度治疗的机会。因此医生用药时每每要因应病情变化而调校,需要较大的耐心。
2005 Address:Building 5008A No.1 Rd Guoding 335 Shanghai Shanghai Great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icheng 沪ICP备20210208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