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1949年生,安徽旌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
中文名: | 梅子涵 | 职业: | 文学作家 |
国籍: | 中国 | 毕业院校: | 上海师范大学 |
出生地: | 安徽旌德 | 主要成就: | 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出生日期: | 1949年 | 代表作品: | 《女儿的故事》 |
人物目录
经历
《阅读儿童文学》
主要作品
经典作品
人物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及文化传播系主任,教授。
经历
梅子涵倡导儿童阅读,并为孩子们推荐值得读的好童书,也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做了不少事情
梅子涵与小作者
梅子涵谈童书的文章有:《晴天到这里来看猪》《精彩的故事是最重要的》《爱上雅诺什》 《世界的蟋蟀和老鼠》《图画书:为何墙里难开花》《童话:儿童文学心口的痛》《罗琳已经不可取代》《阅读经典》和《“快乐阅读,快乐成长”》,等等。
梅子涵出生于上海。在一个军营里慢慢长大。家里的房子旁边是一个马厩,天天和那些枣红色的大马一起玩耍。少年时分,青年时分,就有些曲折和艰难了。但是努力和不屈的天性推动着他,在海边的田野和砖厂度过下乡的十年,又回到了家,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中。现在,为孩子们写作是他每一天的事情。桌上总有一杯浓浓的咖啡,香味飘进了他的心情里,令他去想象,写出了故事。他还当着教授,所以也教他的学生们为孩子们写作。他也有很多的心思,但是在故事里每天都走上童年之路,看见有趣的生命,精神就一直都非常的年轻。
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作为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几十位儿童文学研究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做出很大贡献。
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他认为,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一定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为基本的存在条件的,这是儿童文学的两个“翅膀”,儿童文学因此才可以高高地飞翔。事实上,生活中的梅子涵就相当幽默,幽默已经成为他的生命状态,并不需要刻意培养。在作品创作的时候,梅子涵强调孩子天真快乐的生活本身,而不附加很多成人的东西。儿童文学作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是否真正看得清楚、真正了解他们,这一点对于儿童文学创作非常重要。所以,梅子涵的家中常常有很多小客人,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打牌,到操场上跑步、踢足球,在孩子们中间,年过五十的梅子涵也“变”成孩子,他的故事永远追随着孩子们的真实生活。
他还写过一本《女儿的故事》,这是一部出自大学教授之手却没有丝毫书卷气的活泼有趣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作,语感独特,风格幽默风趣,恰似谈笑风生,亲切感人。小说将一个女孩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成长经历借助语言的魅力使之艺术化,从而激起读者的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共鸣,创造了儿童小说的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和小说艺术的新领域。
《阅读儿童文学》
从上世纪末开始,梅子涵在几家电台和报纸上相继开辟了《子涵讲童书》专栏,现已结集出版,
名为《阅读儿童文学》。这本书集中体现了他讲述儿童文学的姿态和智慧,讲述的热情和责任。
《阅读儿童文学》封面
梅子涵以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教授的双重眼光来挑选他所讲述的对象。他的审美标准可谓是苛刻的、挑剔的,即:天真的趣味和深刻的智慧二者兼备。他挑选经典中的经典,优秀中的优秀,为的是让成年人带着他的生命履历、经验积累从中获得需要、安慰、享受和感动,更是为了孩子在最短暂最珍贵的童年时代读到最美丽最伟大的童书。
梅子涵讲述前先要营造讲述的氛围,或诗意的,或温馨的,或幽默的,或欢快的……把自己激发调动起来,进入到要讲述作品的情境中。有时像老朋友谈话,亲切自然,侃侃而谈;有时像演讲,一连串的激情反问之后,是舒缓的肺腑之言:“亲爱的成人们……”有时又像睿智的过来人,话语不多却切中肯綮地点拨着忙碌又盲目的年轻人;有时他沿着合乎儿童生命逻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故事、情感、想象统统都编织了进去,自我也成了讲述的对象……读着他率真、坦诚的个性文字,不觉中仿佛进入了讲演的现场,看到了他的体态和手势,他的眼神和笑容。
除此之外,梅子涵讲述的魔力还在于善于抓取镶嵌在作品中的细节,它们情趣浓郁,内涵丰蕴。这些细节是有全息效应的,它不但活生生地折射出整部作品的风格,也轻轻波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感念。他每讲一句话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内在的呼应,引起我们的情绪、思索和想法。
主要作品
经典作品
2005 Address:Building 5008A No.1 Rd Guoding 335 Shanghai Shanghai Great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 2008-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icheng 沪ICP备2021020817号-1